|
11月8日-9日,“零碳城市论坛—2023零碳建筑创新项目交流大会暨上市公司绿色零碳发展论坛”在雄安新区隆重举行。300余名专家学者、建筑企业代表齐聚雄安,共同探讨零碳城市建设和零碳建筑发展。
此次论坛主题为“发展零碳建筑 共建零碳城市”。论坛上,多位专家学者做了专题系列报告,总结交流各地区绿色低碳城市建设的实践经验,学习借鉴国内外零碳建筑的设计理念和思路,分享零碳建筑新技术、案例和发展趋势,观摩雄安新区规划与建设蓝图,助力零碳城市建设和零碳建筑的发展。
本次论坛由中国节能协会指导,中国节能协会城市节能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金尚传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中国上市公司网、能源时代等联合承办。同时得到鹏鹞环保股份有限公司(鹏鹞环保300664)、亚翔系统集成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亚翔集成60392)、苏州浩辰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浩辰软件688657)、苏州旭杰建筑旭杰股份有限公司(旭杰科技 836149)参与支持。
会议上,中国上市公司网副董事长 CEO陈钢表示:”近年来,随着我国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以及相关指引、助力政策的出台,各行各业均采取措施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其中,证券行业积极探索赋能“双碳”的有效途径。比如,发布绿色指数,监测和反映绿色产业和绿色金融发展情况,鼓励和引导绿色投资、开发多元化绿色金融产品及服务等等。“
证券监管机构亦适时推行ESG披露要求和评价体系,为行业提供标准规范。不同的行业企业将碳中和目标转化为公司发展和转型内生动力,联同上下游供应链企业共同推动创新发展,构建绿色低碳的循环经济体系,助力全产业链“碳中和”的推进和实现。
根据深交所数据,截至2023年9月,深市绿色低碳领域上市公司近300家,累计股权融资接近1万亿元,总市值约6万亿元,占深市上市公司总市值约20%,覆盖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多个行业。沪市方面,2023年前三季度,在绿色低碳领域,晶科能源、天合光能、阿特斯等光伏行业头部企业发力技术创新、上下游一体化和全球化优势,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79%、111%和126%。
同时,随着我国“碳达峰”与“碳中和”发展的不断推进,企业的ESG管理实践作为一项关注企业环境影响、社会责任、公司治理绩效的投资理念和企业管理理念,已成为各行业推进可持续发展、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方式。由此,上市公司对于ESG工作重要性认识也在不断提升,在环境、社会、公司治理领域多个维度开展行动,并取得一定成效。上市公司通过ESG实践在环境、社会、治理等方面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宏观、微观层面的耦合进展。数据显示,2022年,1452家上市公司披露了ESG报告。2023年,披露ESG报告的上市公司增至1827家。目前,碳中和概念上市公司共有155家。
作为专业服务上市公司的网站,近年来,中国上市公司网一直不遗余力地推进上市公司绿色低碳发展及ESG建设,参与了由中国工业合作协会金融与产业发展专业委员会、济安金信等起草单位共同发起的《企业的环境、社会、治理和企业价值(ESG-V)评价规范》团体标准正式立项启动,并积极参与了团体标准制定的相关活动。
据悉,《ESG-V评价规范》团体标准是在ESG评价体系基础之上,将财务因素和非财务因素有机整合,促使ESG评价和价值有机结合,通过ESG-V 识别风险、规避风险,通过济安定价发现、实现企业的价值。
针对中国上市公司ESG建设的现状,中国上市公司网副董事长、CEO陈钢表示,我国上市公司ESG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推进相关工作既要注重与国际接轨,又要立足中国国情,遵循新发展理念,不过度超前、不似是而非,稳妥地推动相关工作。市场各方特别是上市公司在提高ESG实践认识站位的同时,要加强ESG能力建设;同时,完善ESG从资产端到上市公司的ESG金融生态也是建设中国特色ESG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目前,国内ESG建设要重点打好“四张牌”:第一是打造零碳科技产业园;第二是创设零碳基金;第三是建设碳中和示范区,紧扣‘源、网、荷、储、碳’五大环节,构建智能碳管理、智能需求侧管理和智能车辆电网协同三大系统;第四是建设创新零碳谷。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上市公司网成立于2012年,是中国上市公司行业门户网站,主要面向IPO企业、上市公司和新三板、港股等挂牌企业,提供信息发布、信息咨询、市值管理、媒体宣传、会议组织、培训、公关、投融资对接等各种服务。公司先后举办了八届“诚信的力量”---中国上市公司诚信高峰论坛、两届中国上市公司发展年会、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论坛、中国创业板五周年发展论坛、新三板50人论坛等活动,邀请了资本市场行业领导、专家和上市公司、新三板挂牌公司、投融资机构等现场对话,积极探讨中国资本市场创新发展战略,深入研究上市公司在“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经济转型升级以及供给侧改革等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中应当发挥的作用,推动了上市公司持续创新和健康发展。
中国信息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中国信息报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信息报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信息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中国信息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信息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信息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信息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信息报网 电话:010-633768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