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9日,西安凯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凯立新材;股票代码:688269)在上交所科创板成功上市。此次IPO,该公司共发行2336万股,募资净额4亿元,未来将用于提升公司研发能力及核心产品的生产能力。
产品应用广泛 力争打造催化材料创新中心
公开信息显示,凯立新材为我国精细化工领域技术领先的贵金属催化剂供应商,产品及服务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染料颜料及新能源、电子等行业,公司开发的多种贵金属催化剂产品实现了进口替代,公司亦开发多项催化应用技术、贵金属回收再加工技术与工业废水废气催化处理技术。
本次在科创板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拟用于建设先进催化材料与技术创新中心及产业化建设项目、稀贵金属催化材料生产再利用产业化项目。
公司表示,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公司保持竞争优势、赢取更大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公司持续盈利能力。另外,本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到位后,将进一步增强公司的资本实力,改善资产负债结构,提高公司的综合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凯立新材管理团队多为技术出身,对于产品研发与创新有着执着的追求,董事长张之翔自2002年公司成立之初以来,主持了国家省市项目20余项,为公司催化剂制备技术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主持或参与执行的国标及行标23项;总经理曾永康先后参与国家省市项目10余项,参与起草国家、行业标准31项。公司已拥有授权发明专利62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
对于未来的规划,凯立新材指出,公司将利用研发、技术、市场及品牌等方面的优势,持续巩固和加强公司在精细化工领域贵金属催化剂和催化应用技术的领先地位,持续提高公司与国际巨头的竞争能力,加快贵金属催化剂在下游行业的推广应用和进口替代速度,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引领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同时,培养出一支在催化材料和催化技术研发、生产、应用等方面的复合型、工程化、国际化人才队伍,最终建成国际一流的催化材料与技术创新中心和产业化基地。
营收净利增长较快 研发投入稳定上升
公告显示,凯立新材主营业务主要包括贵金属催化剂销售产品和贵金属催化剂加工产品两大部分,2020年营业收入达到10.52亿元,从业务构成来看,公司主营业务近3年占比均超过90%,公司核心业务能力较为突出。
2018-2020年凯立新材营收与利润快速增长,公司营业收入由2018年的6.1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0.52亿元,复合增长率为31.33%;净利润由2018年的4317.78万元增长至2020年的1.05亿元,复合增长率为56.18%。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5.7亿元、6.85亿元及10.26亿元,整体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在业绩持续高增长的同时,凯立新材也在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投入由2018年的1987.63万元上升至2020年的3335.82万元,合计研发投入金额7728.17万元。稳定的研发团队以及持续的研发投入,使得公司可以自设立以来不断攻坚克难,取得大量的技术研发成果并成功产业化。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核心技术助力主业发展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 Ceresana 公司发表的研究成果显示,到2021年催化剂的总市场价值将增加到220亿美元以上,其中中国市场的增长率较高。
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18-2023 年贵金属催化剂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预计2023年,中国贵金属催化剂行业的需求规模将扩大到210亿元左右。
由此可见,贵金属催化剂市场前景广阔,作为贵金属催化剂领军企业凯立新材也将迎来高速发展的良机。
而公司在瞄准精细化工领域催化发展方向的同时,紧盯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趋势,研究开发安全高效和绿色环保的系列催化技术,开发出多项绿色催化反应工艺技术和连续催化反应工艺技术。还围绕环境治理领域,研究开发了一系列化工尾气催化燃烧催化剂及技术、化工废水湿法催化氧化技术及其催化剂。在其它新型催化剂方面,也进展良好。
事实上,科技创新对于生产过程中的降本增效,以及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作用是巨大的。据凯立新材表示,正是由于其不断强化新产品、新技术研发与现有产品性能的改进提高,形成了比较系统、完整、先进贵金属催化剂设备及研发技术,实现从小试实验、中试放大、工业生产的全流程研发。这也就合理的解释了公司近三年营业收入快速增长的原因。
经过近20年的发展,凯立新材已发展成为以贵金属催化剂的研发与生产、催化应用技术的研发与工程化、废旧催化剂的回收与再利用等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技术驱动型高科技公司。
中国信息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中国信息报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信息报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信息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中国信息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信息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信息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信息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信息报网 电话:010-63376809
|